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郝景芳:折折叠叠斜杠青年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40116
发表于:2017-2-4 15:07:00
2058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成名之后,郝景芳生活中显著的变化就是,比以往更忙碌了。
因为忙碌,原定在一个周五下午的见面采访,只能改为电话采访。
“你好,我是郝景芳。”这天傍晚,她手头的事情忙完后,主动打了过来,声音清朗、温柔。聊开以后,她会在电话另一头哈哈笑起来,就像是一位亲切健谈的朋友。
2016年的最后两个月,她被频繁请上各种论坛、年会、颁奖礼的讲台。从科幻谈到创作,从宏观经济谈到未来科学,再到人工智能,她甚至还被请上了一所高中的报告台,与十几岁的高中生分享人生规划。往前数9个月,这些事情可能不会出现在她的行事历里。
成名之后
2016年4月,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提名的消息传来,郝景芳的名字开始进入公众视线。
恰是在一年前,另一位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此为亚洲人首次获奖。这让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第一次为国人广泛知晓。
与刘慈欣52岁得奖,得奖前已经在国内积累了不少拥趸不同,郝景芳是一位32岁的年轻女作家。在被提名之前,郝景芳这个名字在百度上的搜索指数曲线趋近于零。获得提名后,搜索出现了一个小高峰。2016年8月,郝景芳正式获奖,这条曲线冲上了一个高峰,数值是4月份的6倍多。
对于突然暴涨的名气,郝景芳自觉“心态没有什么变化”。
“如何对待名气要看它对自己真正生活的影响。”她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她热爱,并可以被称为“此生志愿”的事情:她的写作计划、研究计划、新近做的名为“童行书院”的公益计划以及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
“如果一定的名气帮我更容易地、更好地实现这些计划,那么是OK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有了负面效应,那就会加以限制。”
不想被模仿
不过外界的一些反应不在郝景芳的掌控范围之内。
比如,获奖之后,郝景芳的成长、成名经历被媒体反复翻炒了许多遍。人们知道了,她高中时就获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考入清华大学后,选择了天体物理作为专业,博士阶段又转向经济学研究;毕业后,进入国务院下属一个研究机构,成了一名宏观经济研究员;工作之余,她还运营一个育儿公号“晴妈说”;最近则开始涉足创始一个名为“童行书院”的公益计划。
标签也随之而来:80后、科幻女作家、清华学霸……对于这些,她只是回应 “任何外在的定义对我而言,都只是窗子上的影子”,“不愿被营造出来的盒子囚禁”。
“我做不到给我自己标签化”,她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她了解自己:如果只做一件事,她就会心生厌烦,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如今,身兼多职,在多重角色中转换,郝景芳看起来就像是典型的“斜杠青年”——自我介绍的时候,不同身份可以靠斜杠来区分:作家/宏观经济研究员/
自媒体
人/公益人。
多年以来养成的“多线程”生活方式帮助她将时间、精力更自如地分配给不同的角色。她称这种“多线程”的能力由一些从小就未被纠正的习惯养成——小时候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中学的时候一边学习一边听广播,上课时一定要看课外书,等等。
这场电话采访也是“双线程”进行的,她先是在回家的出租车上,再是去便利店挑选面包和牛奶,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电话中语速颇快、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
尽量用零碎时间处理完各种工作事务后,回到家后她说基本上什么也不做了,“就是带孩子”。得益于从小养成的睡得少的习惯,孩子睡着后或起床前,一般是郝景芳的写作时间。
郝景芳并不想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给别人当榜样。“风水轮流转,时尚转到这一边了,我就是一个正面典型,但可能再过上五年,又流行‘专注青年’了,就是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的那种人,那我又成反面典型了。”她说,“不求大家赞扬我多才多艺,只要不被批评心思很杂、不专心,就已经很感激了。”
事实上, 她也不觉得其他人有学习她的必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并习惯的节奏和风格。如果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自己的风格,那这个世界就挺和谐的。”
她进而表示,我们所处社会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想让大家都学成一个人,然后有的人能学成那样就觉得很幸运很开心,而有的人刚好就不是那样的,就会觉得不开心、很不舒服。“但是实际上,我们原本就是一人一个样,十三亿人最好有十三亿种样子。”
“我只能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和她的身份多重一样,郝景芳的写作也不拘泥于一个领域。以科幻作家成名,但最新
出版
的《生于一九八四》却是一本自传体的现实主义小说。最近她还开始涉猎历史题材,与国内首个专注互动叙事创作的平台“巧书”一起,发起新项目“折叠历史”。
郝景芳以汉朝为起点,为故事设定了开头和若干个历史节点的不同方向,网络上的“众创”作者可以任意选取这些支线,续写不同选择下历史的不同可能性。
通过这个项目,郝景芳从少年时代就培养起的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再被挖出来,她重新翻开史书,去设想汉朝初年并没有封诸侯国,如果韩信反刘邦成功,历史的轨迹会如何演化。
“有时候,某些时间点就是平行宇宙的分岔点。试着想想在那个分岔点上如果事件以另一种方式转变会怎样,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从小说《生于一九八四》的后记中,郝景芳写下的这段话,颇能看出这种重新想象历史的冲动。“越是假想历史的可能性,越让我们理解历史的深刻性”,郝景芳说。
由于涉猎题材广泛,她将自己的写作风格称之为“无类型的写作”。她的科幻成名作《北京折叠》,并非如《星球大战》一般典型的科幻小说,而是想象了未来分为三层空间的北京。住在不同空间的不同阶层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个故事扭转了在现实世界中唯一分配公平的资源——时间。在48小时的周期中,生活在第一空间的精英人群能享有24个小时再睡去,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则共享另外24小时,其中第三空间能使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永远见不到真正的太阳。这部反映社会不公的作品,被一些评论者认为,更像是介于科幻和现实之间。
郝景芳说,“无类型的写作”并非故意想要与众不同,而是受她喜欢的作家卡夫卡、卡尔维诺、马尔克斯等的影响,“他们都有点这种风格,我比较喜欢。我只能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科幻当然未来也会继续写”,她说,科幻是一种很自由的写作,可以涉及很多的变体。”我是一个还蛮喜欢写变化的人,也喜欢写一些架空的东西,它可以脱离我们现实生活的环境不太受束缚。”
郝景芳的“寻找”清单
郝景芳在新书《生于一九八四》的扉页上,印上了4个竖排的小字,“致三十岁”。这四个字确是代表了外界审视她的另一层滤镜——青年作家。那么,35岁以下的这一代青年作家到底有没有规律性的时代印记?
“如果有,我会用‘寻找’这个词”,郝景芳并没有思虑很久。
从她接触过的一些人和读过的作品出发,她感受到这一代写作者似乎“总是想要去寻找什么精神性的东西”。
在郝景芳看来,上一代写作者的作品中,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对抗”痕迹是比较重的。但80后一代不同,生来就是“野生状态”,精神上没有什么束缚,但也没有可依靠的精神信仰。于是,“寻找的心情很重”,“非常饥渴地去寻找一些哲学,寻找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比如爱、传统等等”。
她觉得,在寻找的过程中,有一点点迷茫,但更多人具有“探索的气质”。虽然在前几年,也有人对此给出负面评价。但郝景芳相信这些年轻的写作者里,将来会有很出色的作家,“像一直坚持写作的张悦然、周嘉宁、葛亮等,这些作者都是很有追求和责任心的好作者。”
郝景芳也有自己的“寻找”清单:自由,自我的完整性,情感的真诚,关于个人、社会、宇宙的真相,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些基本原理,文明如何产生,以及文明的演化…… 这个清单来自于她以往的阅读体验,因为在已有的书籍里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于是想要自己再去寻找和思考。“这种寻找也许有尽头,但是绝对超过我生命的长度。”
写作是“寻找”的途径。郝景芳很清楚,如果事情太多,冲突得厉害,那么她会将其他的一些事情“砍掉”,“写作是肯定不会放弃的”。
对于一个大多数人都觉得说不准的问题——生命尽头你会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郝景芳早早就给出了答案——“写作”。她说,在生死边缘,唯一会让她觉得想要留在这个人世间的事情就是写作了。来源: 中国青年报
#青年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从青春文学到青年写作
0
12188
写手发布
2022-10-11
文化新闻
莫言余华等北师大畅谈青年写作能力如何养成
0
7889
写手发布
2023-06-27
文化新闻
笔墨于牛皮纸间,争做为循环青年
0
7781
wu123
2023-07-12
文化新闻
当“经验过剩”,青年写作如何跳出套路
0
9190
写手发布
2023-07-18
媒体约稿
第四届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启动,欢迎投稿
0
3506
粗粮
2023-09-19
文化新闻
青年写作三人谈:理想状态下的写作是自由的
0
6102
写手发布
2023-09-26
媒体约稿
稿费500-1000元/千字|《青年文学》征稿
0
4313
无畏前行
2023-12-01
媒体约稿
500-1000元/千字 | 「青年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0
3554
饿了哦7哦
2024-04-07
媒体约稿
挖掘优秀青年诗人,《青年诗词》2024征稿设置
0
1930
骗子xz徐
2024-06-30
媒体约稿
300-500元/千字 | 「青年文摘」彩版杂志长期征稿
0
2939
进群看激情
2024-07-0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媒体约稿
写作交流
休闲分享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九年庆主题活动:萧盛与您分享写作那些事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