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返回列表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紫禁城重要宫殿有“地暖”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40025
发表于:2016-12-13 08:45:00
揭秘
1061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现在正值寒冬时节,因为有暖气,使得室内温暖如春。不过,在很多年前的北京城,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暖气。明清时期,即便是皇帝生活的紫禁城,也只有一些重要宫殿才能安装“地暖”。
那时,最常见的取暖设备就是炕,不仅皇宫里常见,寻常百姓家也会用到。另外,还有火盆、手炉等取暖工具也极为流行。当然,紫禁城里的火盆、手炉等设备不仅制作精美,背后还藏着诸多故事。
紫禁城重要宫殿有“地暖”
老北京有首童谣曾唱道:“说什么说呀,锅台连着锅呀,唱什么唱呀,锅台连着炕呀”。这说的是古代百姓家传统的御寒方式。冬日天寒地冻,自古以来人们靠煤炭或柴禾来取暖御寒。那么往昔皇宫内又是如何度严冬的呢?
古时皇宫内取暖很有讲究,如汉代时曾有温宝殿,殿内有各种防寒设备,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墙壁用御寒的花椒与泥土搅拌后涂抹,由此得名椒房殿。
到了唐代,皇宫取暖的方式越来越多样。王仁裕写的《开元天宝遗事》载,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与唐玄宗之弟申王以及其他皇室贵族,严冬时节,下令让宫妓或又高又胖的婢妾将其团团围住,以此来防寒遮风,这种抵御风寒的方法在当时称为“妓围”。唐玄宗李隆基每到冬天就带着贵妃杨玉环到临潼的骊山行宫里泡温泉取暖。
金代在北京建立都城,史籍中记载:金朝在建立都城时,皇宫里建了火炕,用来防寒取暖,皇帝和大臣冬天时,就在火炕的矮台上商议朝政,有时甚至还一起进餐。这种在居室中筑建火炕并在炕桌上进餐之法,后来明清时期,流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御寒取暖的主要方式。
清代诗人褚维垲有一首《燕京杂咏》,诗云:安排衾枕卧无床,土炕家家砌曲房,移置砖炉深夜靠,惯薰煤气当焚香。这首诗描绘出寒冬时节皇宫与百姓家用火炕取暖御寒的情景。
明清两代时,皇宫里的保暖方式其本质上也是采取火炕的方式,只不过其技术和其他辅助设备更加先进。比如,紫禁城宫殿的墙壁厚实,屋顶广大,这有利于冬季的防寒保暖。
如今,当人们游览故宫时,可见故宫里一些殿堂内均设有套间暖阁或火炕,但在故宫里却找不到一个烟囱,那么明清两代的皇帝后妃以及子女们又是怎样度过隆冬数九寒天的呢?
皇帝办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养心殿以及部分寝宫的墙均是空心的,殿内地砖下面砌有纵横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的地炉子。当点燃外面的地炉子时,热气会均匀地扩散到地面与墙壁的每个角落,整个殿堂里温暖如春。这样做不但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而且还没有烟灰污染,类似于今天地暖的功效。
晚明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中记载:“乾清宫大殿……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由此可见,明代紫禁城中就已建造有此设施。
这些宫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设在房屋的北边,进气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盖住,还另设有排烟口,不仅可以排烟,还可通风供氧。如今,到故宫游览,细心的游客还能在一些宫殿建筑台基上见到地炕口。地下火道与北方地区民间所用的灶台取暖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皇宫里的设计比民间的火炕先进很多。
不过,这种取暖方式比较费事,要打通宫殿地下部分,所以紫禁城里并不是所有的宫殿都采用这种取暖方式。
乾清宫炭火盆引发大火
在没有地下火道的宫殿,均备有炭火盆。从现仍存于故宫的炭火盆文物可知,那时的炭火盆样式非常多,太和殿的两个炭盆均是用造价高昂的景泰蓝烧制而成,为防火星外溅,火盆外还加盖有不同金属的网盖,既实用又美观。
有趣的是,入冬后,后妃们还会在入九的第一天,在点有炭火盆的居所,欢聚在一起吃火锅取暖。
因为紫禁城里的建筑大多为木结构,炭火盆在取暖的同时,也让紫禁城内的宫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易燃体。清朝嘉庆年间,围绕这些火盆,发生了诸多故事。
嘉庆二年(1797年),乾隆皇帝已是“太上皇”。一个冬夜,乾清宫突然冒起大火,侍卫和太监们开始大力扑救,但此时正值寒冬,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到了北边的交泰殿,在眼看火舌就要到坤宁宫屋檐的时候,风突然转向,坤宁宫这才免去了一劫。事后经过查证,此次大火是因为太监在看守火盆时,没有将火盆内的炭火盖严,使得火星复燃引起了一场大火。
这场大火,使乾隆皇帝苦心收集了五十多年的“天禄琳琅”尽数损毁。后来,嘉庆很快将乾清宫及交泰殿重新修缮完备,另外又重新征集各种版本图书,补齐了“天禄琳琅”图书。
此后,嘉庆对炭火盆格外注意。他甚至还下令只许在太和殿的平地上安放两个火盆,而其他如中和殿、保和殿的火盆用完后一律撤除。
皇太后每年发炭120斤
皇宫取暖,不得不提取暖的材料:煤和木炭。皇宫的用煤多是来自宁夏的太西煤,它因出自太西镇而得名。太西煤乌黑发亮,触之不染,燃之无烟无味,且有极高的发热量。故宁夏的煤曾被称为“御煤”。
木炭则来自涿州、通州、宛平、大兴等近郊地区,用硬实木材烧成的炭被称为“红罗炭”,这些炭要按标准规格锯成一节节的,然后送至宫里。如今西安门外红罗厂大街就是当年存贮木炭的地方。乾隆年间曾钦定过薪炭的供应标准:皇太后为120斤,皇后为110斤,皇贵妃为90斤,皇妃为75斤……依级别大小供应薪炭。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规定:即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一时开始发放,在次年春暖花开时节停止发放,与如今我们每年的供暖时间类似。
明清两代时宫廷专门设有负责宫内取暖事宜的机构。如清朝内务府设有惜薪司,它便是专管薪炭的机构,每逢冬日取暖事宜分工更细,司下还设有柴炭处、烧炕处、热火处等机构,机构下有太监专管点火烧炕。
清代时紫禁城的造办处还曾在地安门外设有帘子库,它是专门制作皇宫冬天或夏日使用各种帘子的机构。帘子也称“堂帘”,冬天挂的帘子有皮帘、棉帘、毛毡帘等。帘子也是按官衔等级来悬挂:紫禁城皇帝、皇后以及妃子等寝宫内,为避冬寒均以裘帘锦幕,或以皮棉帷幕深垂。而太监宫女们的居屋则是使用蒲草制成的草帘子。
除了帘幕,帝后以及嫔妃们的卧具则是很厚的“库缎”(库缎,又名“花缎”,原是清代御用“贡品”,因织成后送入内务府的“缎匹库”而得名)、“栽绒”(丝绒织品之一)等,有时皇帝的床上还铺着几层大红毯与明黄毯。
当然,如果这些还不足以御寒,皇帝、皇后和妃子们还常使用汤婆子(用铜制成灌入热水温暖被窝的器皿)取暖。另外还有铜制的暖手炉,暖脚炉和手提炉,这些设备制作精致、考究。
乾隆去世后,一近臣描述了乾隆皇帝生前取暖时的一件轶事。乾隆皇帝“冬一夜暖足,用大鹅子石爆火中极热,以旧絮裹之,置诸被中,终夜温暖异常,俗间所用汤婆子, 不免有水气也。”
乾隆生前曾在《冬夜偶成》中记述过紫禁城里冬季的供暖情况及亲身感受,其诗曰:“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飘碎霜。垂帘在氍毹,红烛明涂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诗不觉冷,漏水夜未央。”
补 白
明清是第四个
寒冷期
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明清时期为第四个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是第一个寒冷期,此次寒冷期,很少有相关的记载。
第二个寒冷期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在第二个寒冷期内,三国时期的吴国,太平年间的初夏时节,竟然出现雷暴雨后下大雪的奇怪气象。
唐昭宗李晔的天复元年(901年),是个大灾年,先是夏秋之交“久雨”,入冬以后就开始下雪,雨和雪一直下到第二年春天也未停止,史书称“自冬至春雨雪不止。”在这样极端天气下,老百姓冻死、饿死者无数,在当时的京城长安,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尽”,“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
两宋时期,是第三个寒冷期。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主政22年,有5个年头发生雪灾。
宋哲宗赵煦当皇帝的元祐二年(1087年),京师(今河南开封)入冬以后天天下雪,至春不止,导致“苦寒,民冻多死”,赵煦因此取消了当年元宵节的游幸活动。
从明朝中期起,中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前后的清末才结束,长达500年。国内把这一时期称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则称为“现代小冰期”。最近的500年中,最寒冷的五十年,即出现在这一时期,其时间大致为1650年至1700年。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中记载,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仅节选17次,明清就占13次。 景泰四年(1453年)冬,中国自北而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大雪,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导致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南方的广西柳州等地,河里的鱼都冻死了。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正德八年(1513年),大雪使得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变成了“超级溜冰场”,洞庭湖上“冰合,人骑可行”。
#紫禁城
#如何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如何描写男女主一眼万年
0
2081
xhz198998
2024-03-18
写作交流
如何给读者放钩子?增强期待感!
0
2502
平反而知足常乐
2024-03-19
写作交流
如何描写“隐忍又自虐”的桥段
0
2045
313061067
2024-03-21
写作交流
如何设计出好剧情,以及怎样判断细纲的好坏?
0
2110
ljl7575
2024-04-12
写作交流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0
2583
547218
2024-04-16
写作交流
余秋雨:如何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0
2573
无敌娜娜无敌
2024-05-06
文化新闻
《庆余年》爆火背后的“猫腻”:如何成就网文界“大宗师”?
0
3717
写手发布
2024-06-05
文化新闻
如何做透一个小众书市场?这个品牌用10年来回答
0
3228
写手发布
2024-07-05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3478
neisalaan
2024-07-1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文化新闻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九年庆主题活动:萧盛与您分享写作那些事
话题
阿菩携新作《天衣》拆解爆款网文“破圈”密码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4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5
500元/篇丨公众号「粒公子」征稿
6
《中国旅游报》急需大量游记、散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