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知否》前半程拖沓,长篇剧集“开篇魔咒”怎么破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9-2-14 12:32:34
1715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78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文简称为《知否》)昨天收官。该剧自开播以来,呈现出“低开高走”的路线,前半程的拖沓节奏导致观众分成了两拨:一部分在“精彩”尚未真正展开之前便已“熬”到放弃,另一部分则以“熬过前面半部就好了”的心态,和男女主人公一起迎来了后半程。
平心而论,该剧在题材和立意上确实高于此前热播的一些古装剧。它聚焦于古人的日常家庭生活,既有家风文化,也有人情智慧,后半程更是渐入佳境。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在前半程的拖沓才更加让人感到惋惜。
由此引出的话题是:所谓“熬过前面半部就好了”,是不是长篇影视剧观众不可避免的“宿命”?“慢慢熬”是否等同于慢热?又或者,观众对于“慢”的不能忍受,是不是一种审美降级?
慢慢熬:78集的《知否》、87集的《如懿传》、70集的《天盛长歌》均遭遇了节奏拖沓的“开篇魔咒”
动辄六七十乃至七八十集的长篇连续剧,开篇节奏拖沓,寄希望于观众耐心一些,这种现象在当下的大小屏幕上并不少见。观众不断言说的“熬过几集就好”,“熬”之一字或许正道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观剧体验是拧巴的——为了后半部分的精彩,忍受前面剧集表现的难如人意,“熬”似乎成为了观众的一项常规任务,“忍”则是必要代价。
但如果一部作品没能够在开头抓住观众,甚至制造着观看难度与观看疲倦,那么观众自然没有义务“熬”。当下迫切需要的,是对“慢”做不同的区分,从而破除当下影视行业对于“慢”的“迷思”——有些“慢”是文火慢熬、渐入佳境,有些“慢”却是“小火烹油”的“煎熬之感”;“慢”只是精品之作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而“熬”一定是需改进的行为。
如果我们定义长篇电视剧是集数60集及以上的作品,这一“传奇巨制”搭载“长篇集数”的传统似乎自2011年76集连续剧《甄嬛传》播出开始,并且与影视界大规模的“
网文
转向”密切相关。可以看到,此后长篇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频频突破60集大关,过去一年中,78集的《知否》、87集的《如懿传》、70集的《天盛长歌》均遭遇了开头节奏拖沓的“长篇魔咒”,尽管可能存在剪辑版本差异的问题,但铺垫过久、剧情冗长、节奏拖沓确是一处明显的“硬伤”。
我们当然期待看到更多如《大江大河》(47集)、《琅琊榜》(50集)等真正的良心剧作,倘若故事体量在50集左右的中长篇已能够讲好故事,或许可以不必硬加20集来凑“传奇”——“传奇感”在骨不在皮,在剧作气质而非集数,大众记忆中似乎比暑假还长的经典、86版《西游记》只有25集!但这并不是说电视剧不能长,只是在长篇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对于开篇需要花特别的心思。
根据编剧法则,电视剧按照起承转合、开头—发展—高潮及结尾的结构铺开,一个精彩抓人的开头是连续剧“眼球争夺战”的“必争之地”——这是无论集数多少篇幅长短都应该遵守的创作规律。尤其当下的观众被媒介所赋权,一个好的开头更是关乎作品的评价、口碑乃至“生命长短”。而就长篇电视剧而言,普遍认为前五集是重中之重,对于传统剧本写作,这部分需要完成三大块重要任务,包括:剧中主要人物出场、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展示,铺垫戏剧冲突和展开,确定故事叙事风格和基本走向并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等。此外,国产长篇电视剧还有“每集一般有三到五个事件;每个事件由三到六场戏组成”的编剧创作法则。
但当这样的创作法遭遇网络小说、尤其是长篇网络小说时,似乎开始变得水土不服:小说中宏大的世界观设定、冗长的前史、复杂的人物关系通通要“赶场”似地塞进前五集并讲述清楚,如果不做精炼处理,就会面目不清,带给人冗长、堆砌、拖沓、沉闷的观感,进而影响整体节奏,导致在高潮前的铺垫呈现出疲软态势。即便是优秀的网络小说改编,有时也难免遭遇媒介转换的不兼容性:难逃从社会风俗画降为儿童简笔画的“故事降级”和“审美降级”,观众便从“慢慢看”变成了“慢慢熬”。
慢慢看:真正的慢热对应的是长篇多集的草灰蛇线与循序渐进,等比例微缩日常体验,细品东方作品所特有的余味悠长
这里所说的“慢慢看”,是长篇电视剧正常的打开方式,也就是通常说的慢热。“慢慢看”的电视剧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硬剧情流”和“软情感流”,前者靠理性判断,后者靠感性体验。“硬剧情流”依靠的是丰富的故事体量来支撑情节发展,不能够有“废戏”。比如《琅琊榜》,主线情节丰满,人物具有成长性,漏掉一处细节都极可能失掉解锁后续剧情的关键信息,此时的“慢慢看”对应的是长篇多集的草灰蛇线与循序渐进;“软情感流”则偏向于一种“浸入式”的观看体验,“慢慢看”对应的是每一集内部的“重复观看”与“不舍快进”的“慢”奇观,如高分韩剧“请回答”系列,编剧将大量的生活细节提炼出来、化用于剧本,观众才会有“接地气”和“浸入式”的观剧体验,这种“慢”是等比例微缩我们日常的亲情、爱情与友情体验,在观看的“解码”中细品东方作品所特有的余味悠长。
“情感流”在这里不做讨论,然而, “慢慢熬”的作品在剧情上却“站”在了“伪品质”的一端,尽管与“慢慢看”的精品剧共享着某些特点,究其本质却只是“代糖”一般的存在。《甄嬛传》开创了以偏于游戏化的升级设定来嫁接剧情,故事“回合化”、情节“副本化”,因故事的“升级”设定而将人物生命经验“数值化”的弊端。在那之后,不少长篇剧集从“升级流”作品处习得了“受挫/虐(弱)+黑化(强)”由弱变强的“两分法”,在剧情比例、节奏上生硬地把故事掰成两段,前部分不够充实乃至节奏拖沓、形成了一波大型 “劝退”观众现象。
一方面, “慢慢熬”的作品,往往故事单一、重复、模式化,以致引起观众的观看疲倦,如《如懿传》只有女性宫斗的“三板斧”,主角“打怪”却不“升级”,人物的成长空间被如懿的人设所拖平,剧情的推进只是同一故事模式的简单复制,如懿一直延续着一条“被害—被冤枉—无力辩解—外力帮助脱困”的链条死循环。这也难怪在她最终推翻帝后博弈、女性互害的“棋盘”之前,其冗长的醒悟“前史”早已耗尽了一些观众的耐心。
另一方面,或是如《知否》前期剧情主线剧情相对薄弱、松散,尤其是前十几集为了合理化女主角盛明兰“三段式感情”里的最终选择,将节奏硬生生拖慢——除明兰与齐衡的感情线在前进之外,其余所有的故事线索都是停滞的,尽管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切换频繁,但在叙事上是无效的,人物仿佛都在等进度条“读条”结束,换言之,观众即便跳过这反复冗余的十余集剧情,对后续观看也没有任何影响,那么这十余集戏是否必要就需再做考量。尽管同为 “日常向”作品,《知否》却比《请回答》系列多了一些板滞,编剧笔力不足,明兰选择最终嫁给顾廷烨,看似是自主选择,实则均是通过关闭错误选项来推动主角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像是设定好的结局来倒逼叙事,尽管剧情结构工整却始终欠缺一点“主体性”的灵气,称得上是合格的工业化产品却缺乏一股闪耀的人物弧光。再如2017年播出的75集的《九州·海上牧云录》,同样故事可看性被其余附属项所挤压,尽管剧作在画面、镜头、质感、演员演技等方面均无可挑剔,却仍被诟病:世界观混乱堆积、叙事笨拙、节奏慢、剪辑差、“从剧情来说乏善可陈”“有些地方真的不必要且非常适合快进”。
概言之,上述“慢慢熬”作品其精良的服道化、高级的镜头质感、于细节处的打磨都很用心,然而却离真正的精品作隔着一个讲述好故事的距离。
(作者:韩思琪,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知否
#半程
#拖沓
#长篇
#剧集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趣阅白苏千字50起征精品女频长篇
0
3318
kpgt3
2023-07-25
媒体约稿
万读奶糖收稿,短/长篇皆收!
0
3350
通痛、
2023-08-31
媒体约稿
春田小说短/长篇大量收稿,福利多多
0
3588
Happy☆小冰☆
2023-10-16
文化新闻
村上春树新长篇花落这家,,天价版权值不值
0
5920
写手发布
2023-10-17
媒体约稿
稿易文化网文长篇/短篇/短剧剧本收稿
0
4102
安奈纯寻
2023-10-25
写作交流
写作时感觉情节拖沓,应该怎么纠正?
0
3419
程颖
2023-11-20
媒体约稿
20元/千字 | 「粉雾文学网」女频长篇收稿
0
2093
依JOLIN林
2024-04-02
媒体约稿
萤火小说网文出海长篇收稿,千字30起保底买断
0
2044
O管鲍之交O
2024-04-07
媒体约稿
「掌心文学网」古风中长篇IP向征文
0
2334
粗粮
2024-05-23
交易招聘
长篇都市小说寻纸书出版和影视改编!
0
3292
吴海波123
2024-06-2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