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笛安:城市乡愁的书写,早就该占据一个合理的位置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9-1-3 15:06:10
1991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她是125万微博粉丝口中的“美笛”“美老师”,她的“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是国内青春文学的亮眼代表作;她摘得前不久揭晓的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凭新作《景恒街》成为该奖最年轻的得主。
80后作家笛安,并没有刻意将这部新长篇从“青春文学”图谱中剥离出来,她依然着迷于写爱情,写欲望,写不甘心,只是这次她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却又分外幽微的都市人心,在创业、融资、商战故事里融入办公室政治与爱情的情节,对一夜成名的综艺偶像、粉丝经济、APP开发推广等“热搜词汇”信手拈来,勾勒了大城市打拼浮沉一族的群像图。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黄平曾说:“今天的作家谁把城市文学写成熟了,谁就会进入文学史。笛安由青春文学出发,现在正走在城市文学的路上。”
耐人寻味的是,《景恒街》的故事剧情并不新鲜,普遍人性自古及今并没有多大变化,更多的是环境裂变。因此,笛安的挑战或许在于,对一个新兴都市、新兴行业、新兴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新生态环境的描摹,要把盛放爱欲的容器写活了,其中的两性互动才显得可信。在评论家刘大先看来,身处欲望经济的时代,创业图景已迥异于梁生宝时代,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资本与消费主义盛行下的虚拟经济,人们直接面对符号与数字。“《景恒街》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小说有种‘倾城之恋’式结构,在喧嚣中亦有真爱的遗留,那种真爱超越了青春时期的单纯与淳朴,反倒有着浮华不能磨灭的坚硬质地。也许笛安自己并不相信,但不妨碍她刻意要营造、虚拟、建筑出这种纯粹之爱和浪漫主义。”
从虚构的“龙城”,步入真实世界中北京CBD附近的景恒街,青年作家如何精准书写“城市乡愁”?紧贴着当下现实的创作,风险何在?文汇报记者专访了作家笛安。
记者(许旸):《景恒街》以大都市国贸CBD一条小道命名,听说最初名字是《金镶欲》,很肉感,最后改定的书名倒透着股中立的疏离感。
笛安:对,后来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名字,编辑帮我敲定了。《景恒街》发生在北京,关于两个不完美的人的爱情故事。在大都市里,“成功”和“爱情”一样,都是一种太像幻觉的东西。你究竟是芸芸众生,还是“被选中的那个人”?读者或许能在欲望都市的众生群像中,辨出自己的影子。小说里有句话:没有任何奋斗者能真的拥有它,他们最多能拥有的,是那种“拥有”的错觉。
记者:我发现,《景恒街》自带话题体质,前不久一次青年批评家研讨会上,这部小说是现场提及频率最高的,成功引发两极评价,差点吵起来。有声音认为《景恒街》的突破在于提供了新的都市书写,但有人不满意小说里偏“狗血”的剧情。
笛安:我能理解不同出发点的阅读感受,《景恒街》单行本腰封上,印了一句告白——“这一本书,诚实地讲,我写给你们,因为我用了17万字,只是想写出来那一点点的无以言表,我希望能让你们高兴。”我在北京待了八年,每一天都能切肤感觉到这座城市某些特别的地方。比如,太多渴望着改变人生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带着体温的渴望聚集成型,让城市沾染上了某种喧闹和激情;可是喧闹的间隙,夜深时,凌晨时,人群散去时,整座城市很多角落就开始弥漫那种深藏着的寂静。没有人计较一个怀抱着热切盼望的年轻人来自何处,正因如此,大家都不在乎来历,反而达成了一种默契。这是我眼中的北京,一个外来人眼中的北京。这个城市或许不属于任何人,只是无数人的努力塑造了这座城市。
刚知道我获得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消息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搜索引擎里键入“人民文学奖”这个词条。然后在历任获奖名单里,看到了很多课本中的名字,其实那一瞬间有点紧张。《景恒街》只是想给自己在北京的八年时间写一个故事,没有想到会得到这么大的肯定。
记者:聊聊小说里的几个男女主角吧,看得出你在女主角朱灵境倾注了不少“私货”。
笛安:我很喜欢这个女生,她和我以往小说里的“情绪化少女”截然不同。跟朋友聊起过,“龙城三部曲”里的女主角永远处于自作自受的危险之中,好像总会踩空特别大的一步,捅一个特别大的篓子,我也老等着她犯错,老替她提心吊胆。但《景恒街》里女主角变成一个正常人,特别战战兢兢的感觉消失了,她就算遇到什么倒霉事情你不用再替她担心。我的女性“损友”说,可能原来那个一直在跟周遭战斗、一直不服气的少女消失了。这就是岁月吧。
男主角关景恒是个过气偶像,来北京奋斗进入商圈,他渴望成功,目标纯粹。我花了很多心思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在真实生活的标准下,关景恒可以说不是个好人,他过于自私。但他有他的单纯,他的成功不是为了把别人踩在脚底下,只是想追求那个结果。你看这个人的过去和结局,又很难讨厌他,在商业上失败后他回归成一个等待妻子回家的普通人。
记者:看小说的目录章节:天使、A轮、B轮、ending;风投公司、粉丝产业、上门美甲、游戏设计等当下新颖的热门产业,连缀起书中那些城市新人类的活动轨迹。贴着当下写,很不容易,甚至是“冒风险”的,很大可能会面临来自读者“这写得不像”的指责。
笛安:小说创作过程中,我把文字稿发给了信赖的两个朋友,请他们帮我把关,不要出现逻辑或事实上的bug。读者对小说接近真实的要求是对的。我的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要有能力让一些不太可信的事变得真实可感。虚构有一种迷人的地方,小说家很重要的技能,是把不懂的事写得看起来我很懂,这是一个常年业务能力训练的范畴。我确实也很注意规避一些东西,差不多得了,说几句可以了,再多说就要露怯,下一段女主角该去吃饭了,经常有这样的切换,遮一些我没有那么懂的部分。
五年前写《南方有令秧》,是历史题材,当时我觉得很难。但现在想想,比起写历史,现实题材的难度大得多。文学离不开新鲜事物的刺激,它依靠敏锐鲜活的感知能力,依赖一种贴紧时代,但又是模模糊糊的艺术感觉,我希望能够把大多数人对时代的认知活泼地表达出来。可能我做得还不够好,有一点遗憾。
记者:《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评价,《景恒街》充满了无数属于当代都市更属于人的元素,这部小说显然不是那种以笨拙显厚重的作品,对都市之光的乐于采撷使文本处处散发着表达的亲近感,构成了城市气质、气场与文学故事、叙事相洽的文本。你怎么看对城市题材的捕捉书写?
笛安: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等艺术载体,能够提供给受众这种独属于“都市”情怀的优质表达,实在是少得可怜。公司生活、商战环境云里雾里,清晰度不够。在我看来,不少纯文学也好,纯市场化小说也罢,有个通病——城市更多只是“壳子”,其中的伦理仍停留在非常传统乃至保守的阶段,接近农耕时代。哪怕这些白领套着看似精致精英的光环,骨子里还是讲那些“婆婆媳妇小姑”的事。我自己作为最普通的观众都不满意不满足,中国几十年来都市生活变化这么大,跟父辈完全不一样了。
也许“龙城三部曲”的发生地点可以移植在任何地方,但《景恒街》不行,这部小说是独属于当下中国大城市的。里面的男女主角在其他小地方是看不到的,他们远离家乡小镇,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带着强烈的都市感。
记者:你理解的都市精神或特质是什么样的?
笛安:至少每个个体都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有更多可能性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但同时又要承担选择的代价和反噬的力量。这种孤独是大都市文明才能催生出的,但那种所谓城市生活节奏与人际冷漠是千篇一律的托词,这孤独真正植根于每个人在现代文明中急于成为“自我”的愿望。但成为这种个体,往往需要付出代价、忍受寒冷,很可能被城市文明塑造的同时也被反噬。
在那种孤独中,每个人同时也能体会到某种类似漂浮在海面上的幽静与暖意,每个人又能在这样的孤独中深刻地抚慰自己。城市不是纸醉金迷,繁华热闹只是表象的一种,你尽管去拿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城市对人也有磨损和幻灭的部分。
记者:你曾多次表达对作家金宇澄《繁花》的欣赏,认为这部小说带给很多年轻读者共鸣的关键一点是“都市气质的情感与精神”,或者用更直白的说法就是“都市的乡愁”。
笛安:属于城市的乡愁叙事,早就应该占据一个合理的地位。因为“城市”已经成为太多人的人生里无法绕过去的所在。我没见过田园牧歌,实在没有办法假装喜欢它。我知道自然伟大,可我从有记忆起,基本的安全感全部由城市文明提供。城市不一定都是繁华和欣欣向荣的,至少在我内心深处,我永远是属于一个工业城市的。都市书写是向一种归属感致敬——人们共享着异乡人这个角色,其实是怀揣着隐喻的一片拼图,久而久之,身上带着其他拼图碎片的人都还在这儿,所以我也舍不得离开。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记者:这次写成年人的爱情,你觉得和以往的爱情有何不同?
笛安:灵境说“这是坏人的逻辑”,关景恒答“但这个坏人爱你”,这是一段写起来我特别心酸的画面。或许,这就是成年人的爱情,我能理解这两个人,灵境是绝望的,但又对自己无能为力,而关景恒这个“坏人”在说这句话也是真心的。结尾处,灵境和关景恒之间或许没有了爱情,但也不舍得离开,这也是成年人的选择。关景恒不是现实中的某一个人,但很多人身上却有着他的影子。
当一个人跨入成年人的世界,固然可以看到更五彩斑斓的景色,但也意味着更多的诱惑与责任,与硬核的生活正面相遇,做出选择。只能承受、坚持,然后熬过去。像朱灵境一样,每一步都在为这样的选择承担后果。
记者:你认为这种人与人之间分分合合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笛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恒街》写的是一群不甘心的年轻人,几乎个个怀有执念。关景恒想要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女主人公朱灵境想要理想的爱情,他们努力,也能小小地达成目标,但又不是那么快乐。小说想表达的深层主题,就是欲望。不同的人对成功和爱情的定义也不同,当把这两件事上升为类似图腾的高度时,执念可能就来了,我们就会被这个念头束缚,以它为中心去生活。
记者:写作十几年来,如今的心理诉求和最初有什么不同?
笛安:我现在自己都看不了“龙城三部曲”那种特别外露的情绪,一个成熟的作家必须要越过一个坎儿,就是你不能只写你自己,必须要学会写别人,这是一个创作观念的问题。好的创作不应该只是表达自己,而应该要构造出一个世界出来。被肯定、被承认,有掌声当然好,很庆幸现在的我已经跨过让别人承认的执念。《西决》后,我觉得写作越来越难,写小说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件百分百愉悦的事。
我知道什么是好小说,但审美在进步、能力在停滞的时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审美标准,这时整个世界开始重组。只能读那些让人不会嫉妒的经典。但“自我”也在慢慢隐退,当小说足够丰富的时候,那个自我隐藏在哪里并不是那么重要。创作一个人物比表达一个作者的观念更加深刻。文学创作一定有一种比传达价值观更强大的力量在,这里面有一个无限阐释的空间,所有读者都可以无限阐释文学作品。
记者:你有个4岁多女儿,《景恒街》几乎是和她一起成长起来的。亲子互动为你的写作带来什么?
笛安:有时我飞到外地出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带着她,她有了自己的脾气与喜好。我觉得孩子最需要的是情绪稳定的父母,太过于波澜的状态会让孩子感到奇怪。不过,我依然觉得,有没有孩子,谈恋爱的滋味都是最妙的。来源:文汇报 | 笛安 许旸
#城市
#乡愁
#书写
#就该
#占据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网文靠什么占据了影视改编的半壁江山?
0
19716
萧盛
2021-11-24
文化新闻
网络作家最爱居住的10大城市,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0
14852
写手发布
2021-12-09
文化新闻
95后占据半壁江山!新生作家力量引领网文创作新风
0
14662
碌碌1十1
2022-01-06
原创文学
城市
0
2940
扶摇随笔
2022-07-05
文化新闻
二线城市,是年轻一代出版人的“理想国”吗?
0
14562
写手发布
2022-10-20
交易招聘
找课题申报书写手,稿源不断
0
10976
shan_pla-
2023-02-04
文化新闻
《造访星辰》:11位科幻作家书写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
0
10570
写手发布
2023-03-16
休闲分享
美术学院与禹城市梁家镇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暨...
0
2667
wxhlkcc2023
2023-07-14
文化新闻
“40岁以上”“三线城市”已成为短剧公司投放的目标受众
0
5123
1083543010
2023-12-1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