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业界丨严肃文学IP再出爆款,爱优腾加速抢筹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5-8-28 16:09:55
4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8
月
24
日,《生万物》迎来收官,高开高走、台网双爆的收视成绩,使其成为今年暑期档剧集市场的一匹黑马。该剧不仅成为央八
2025
年首部收视率破
4
的剧集,也成为年度首部单日点播播放量破亿的剧集。在爱奇艺,《生万物》的热度值也突破
11000
,仅次于《狂飙》位居平台历史第二。自开播以来,《生万物》在云合收视率霸屏榜上的占比屡创新高,一度逼近
50%
。
《生万物》的全面出圈,也意味着严肃文学
IP
改编再度迎来全民爆款。从
2022
年的《人世间》,
2023
年的《繁花》到
2025
年的《生万物》,以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代表的严肃文学,不仅受到了长视频平台的竞相追逐,也以其超高的爆款产出率,成为继
网文
IP
之后的又一个内容风口。
《生万物》的成功,势必将为方兴未艾的严肃文学改编潮再添一把火。在业界狂热持续升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茅奖作品并非百试百灵的爆款密码,对于平台的改编转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不仅如此,同类型题材的扎堆涌现,是否会让观众的审美疲劳提前到来?也是一个业界有待携手解决的问题。
严肃文学IP
为何能爆款频出?
近年来,严肃文学
IP
改编为什么能爆款频出?我们可以从《生万物》身上找到答案。该剧改编自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缱绻与决绝》,以
1927-1947
年鲁南农村为背景,通过宁、封、费三大家族的命运沉浮,展现中国农民与土地的深刻羁绊。令人惊叹的是,这部看似“土气”的农村题材剧,在社交媒体被年轻人用“纯爱战神”“独立大女主”等网络热梗二创传播,剧中方言“俺知不道”“拉呱”成为流行语。这种跨代际、跨圈层的辐射力,显示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独特魅力。
严肃文学
IP
的“回潮”,从侧面折射中网络文学改编的同质化困境,从暑期档古偶的“全军覆没”就能看出观众的兴趣日渐缺缺。相比之下,严肃文学还是一块尚被充分开掘的题材沃土。相比网络文学,严肃文学
IP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对时代变革与人性命运的深刻洞察;经过专业评审认可的艺术价值;完整成熟的人物群像与叙事架构。
这些作品深厚的精神内核与扎实的叙事基础,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坚实的起点。虽然这些作品并非诞生于当下,但都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和生命命题,具备超越时代的感染力。正如《生万物》导演导演刘家成所说,人物与命运的抗争、生存的智慧,与当下年轻人的逆境心态相通。
《生万物》凭借对鲁南农村土地变迁的深刻描绘,成功唤醒了深藏于国人血脉中的土地情结,引发了
“三代人共追一部剧”的跨代共鸣——爷爷奶奶辈因熟悉农村生活而沉浸其中,父母辈被婆媳关系等家庭戏吸引,年轻人则被农耕美学(被观众戏称为顶配“种田剧”)与真实人性打动。
原著《缱绻与决绝》是一幅跨越时代的农村史诗画卷,也为剧集改编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
《生万物》通过多线交
并行的叙事结构,将个人命运、家庭伦理、社会变革紧密交织,无论是宁绣绣从地主千金到乡村领头人的蜕变,宁家、费家、封家三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土匪屠村危机与村庄保卫战,都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剧情节奏紧凑,矛盾层层递进
,人物命运动荡起伏,
从家庭伦理冲突升级至全村存亡危机,让观众
“
不敢快进
”
,直呼
“
窒息感拉满
”
。
如此高信息密度与情感浓度的剧集,才是短内容冲击之下长剧的立身之本。
严肃文学
IP
往往采用多家族叙事与多阶层群像,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天然优势,既避免了大女主
/
大男主剧的单薄,又能覆盖更广的受众群体,当年轻人为宁绣绣的“断亲”戏份鼓掌时,老一辈可能更理解封二买地的执念。原著提供的复杂人性图谱与鲜活角色——封四的恶、大脚的勇、绣绣的韧、村民的愚与善,也让每个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情感投射。
爱优腾掀“大家IP”争夺战
《生万物》的收视表现不仅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会让严肃文学
IP
抢夺战进一步升级。如今,不仅近年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版权被抢夺一空,就连茅奖得主的其他作品也成为改编热门。不仅如此,严肃文学
IP
的改编进度也进一步加快。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
2023
年获得茅奖,今年就进入了腾讯视频
2025-2026
大剧片单,茅奖得主格非
2024
年的新作《登春台》则已经被爱奇艺抢先拿下。《人世间》大爆之后,优酷拿下了作者梁晓声的新作《我和我的命》,《父父子子》则被爱奇艺收入囊中。
今年,爱奇艺聚焦于文学大家作品改编的
“大家剧场”正式亮相,第二弹《生万物》的爆火,也一举擦亮了这一全新内容厂牌。“大家剧场”后续片单中既有刘震云的《一日三秋》《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也有《登春台》《平原客》《星空与半棵树》《中文桃李》登多部茅奖得主的作品,一幅当代文学的影视版图已经若隐若现。
腾讯视频虽然没有推出专门的剧集厂牌,但严肃文学
IP
依然成为其现实题材布局的重要板块。在
2025-2026
大剧片单中,我们看到了《造城者》《主角》《千里江山图》《文城》等多部改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余华的新作《文城》,自
2021
年
出版
以来销量已经突破百万册,是近年来难得打入大众市场的严肃文学,改编剧集有望掀起《繁花》那样的讨论热潮。
对比一下爱奇艺与腾讯视频严肃文学
IP
不同的改编策略,也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爱奇艺提出了“逆向建构”的内容主张,在题材选择和主创阵容上反流量逻辑,聚焦被忽视已久的农耕文明、城乡变迁等命题,通过
“
真实细节考据
+
现代审美转译
”
打破年代剧窠臼
,比如,《生万物》剧组横跨山东、吉林实景搭建并种植了
200
亩麦田,全程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节气规律进行四季实拍,确保农耕场景的真实质感,也收获了观众的集体认可。
相比之下,《繁花》这部电影化质感包装的个人奋斗爽剧,预示了腾讯视频严肃文学改编的两大思路
——风格化、类型化。刚刚杀青的《主角》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作品,
邀请到
了
张艺谋首次担任电视剧监制
,由西部电影集团出品参与制作,有望继承《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影史佳作中的影像风格。首支预告片中,电影级的光影画面与镜头语言让观众拉满期待。《千里江山图》则有望成为严肃文学
IP
类型化的代表,这部剧由王倦(《庆余年》)与金海曙(《风起陇西》)联手编剧,定位为“历史画卷中展现信仰之光”的新型谍战力作,意在突破传统谍战剧的叙事方式,为类型片带来历史厚度与艺术高度。
在
“紫金陈小说宇宙”之外,《我和我的命》等作品预示着优酷开始向严肃文学改编布局。相比之下,近两年发力剧集业务的芒果
TV
,似乎无意与爱优腾争抢这块
“香饽饽”。去年,《小巷人家》的成功让芒果
TV
尝到了年代剧赛道的
“甜头”,今年片单中推出了同类型作品《好好的时代》,这部作品并非源自文学改编,故事框架、人物设定均由编剧团队原创开发。值得一提的是,芒果
TV
拿下了星云奖得主的科幻作品《小镇奇谭》,可能悬疑风格的类型文学与芒果
TV
的定位更加契合。
爆款之外也有“哑弹”
扎堆上线或将加速审美疲劳
业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严肃文学
IP
并非影视改编成功的绝对保证。在《人世间》《繁花》《生万物》等爆款之外,也不乏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的先例。当长视频平台一拥而上,未来一段时间内年代题材扎堆上线,观众的审美疲劳可能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不仅如此,这些遥远年代、不同地域的故事,也考验着编剧们改编转化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弱化其地域特色,与今天的观众重新建立情感连接,很有可能会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
《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虽然是
2020
年央视收视亚军,但是网播数据和网络讨论度却未能匹配电视端热度。从芒果
TV
提供的数据来看,这部剧的观众主力是
25
岁以上的男性用户,并未能全面突破年龄圈层,也与平台年轻女性为主的用户基本盘有所错位,限制了社交传播。
2023
年冯小刚导演的《回响》,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作品,却并未能产生“
1+1>2
”的效果。原著
6.0
的豆瓣评分,意味着读者对这本获奖之作并不买账。不仅如此,剧集在定位风格上的左右摇摆,也让本就不够扎实的作品基底雪上加霜。原著小说采用“奇偶章双线叙事”:奇数章写刑侦探案,偶数章写婚姻危机,最终两线合并。影视化直接移植导致节奏割裂,剧中案件线与感情线频繁切换,观众刚沉浸于悬疑氛围,立刻被拉入夫妻争吵的伦理剧场景。收视表现与口碑不尽如人意,也就不难想象了。
去年,陈思诚导演的《解密》的票房滑铁卢,也给希望涉足严肃文学改编的从业者上了一课。《暗算》《风声》等麦家作品因具备封闭空间、高强度对抗、人物命运集中爆发等元素,比较容易改编为类型片。相比之下,《解密》是一部涵盖天才成长、密码破亿、精神困境与时代命运的传记式作品,缺乏天然的戏剧冲突主线,虽然陈思诚努力再通过梦境的渲染来提升视听体验,让主人公的内心挣扎
“可视化”,但依然无法摆脱枯燥、沉闷的观感。
回顾近几年来爆火的严肃文学改编作品,会发现基本上都是“N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如今改编热潮之下创作周期的缩短,是否会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也是对长视频平台的一大考验。
我们希望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能够以虔敬之心,认真对待这些呕心沥血写出的作品,让这片题材沃土不至于那么快地“过度开发”,也让更多文学经典能转化为超越时间的影像经典。
撰 文丨星 野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严肃的职业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