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网络文学的黄金屋:6.38亿网文用户 读出近500亿元大市场
[ 复制链接 ]
周秀仙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56
回帖
95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积分
289
发表于:2025-10-21 08:04:22
12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期,多份与网络文学有关的报告对公众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30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累计达到6.38亿人,占中国网民总数约一半。同时,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4210万部,较2023年增长超420万部。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为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7%,实现连续三年增速加快。
近半网民是网络文学用户
中老年读者比重持续攀升
新业态模式正在促进行业的多元价值体系发展。
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是指网络文学企业(平台)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网络文学的订阅收入、广告收入、版权收入和围绕网络文学作品深度开发产生的其他收入等。而在2024年网络文学市场的营收构成中,广告收入持续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与2023年相比订阅收入呈现强势反弹,说明付费阅读仍具较强韧性;广告收入依旧保持强劲增长;版权及其他收入增速平稳。整体来看,网络文学市场正从“订阅+版权”的传统模式,向以广告为主的新业态模式转型,行业增长动力多元化日趋明显。
这一态势,一方面体现出网络文学平台商业模式迭代升级的成效;另一方面清晰反映出,由广告支撑的免费阅读模式与订阅制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驱动行业发展,推动网络文学多元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并持续拓展新边界。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8.6%,占全球网民规模比例超过20%。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
出版
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累计达6.38亿,同比增长16%,这一数据的提升,与短剧和微短剧等新形态内容快速传播影响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近一半中国网民都是
网文
用户。
从用户画像上看,男女用户比例差距较2023年仍在拉大。从年龄结构层面来看,核心阅读群体为26至45岁读者,约占全部读者的50%;“00后”年轻读者约占25%,是读者增量的主体;46至60岁读者约占15%,中年读者比重持续上升;60岁以上的阅读群体明显扩大,占全部读者比重已达10%。
具备更强消费能力的中青年群体规模的扩大,印证了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因。网络文学目前仍以轻阅读为主,但深度阅读趋势显现。单次阅读超2小时的沉浸读者群体占比达22%,年阅读量10部以上的读者群体占比为30%,其中年阅读30部以上的读者占9%。读者的付费意愿与精品需求同步增长,行业付费用户规模约2500万人。
打破传统文学创作门槛限制
90后和银发族作家齐齐发力
在作者方面,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平台驻站作者总数超3000万人,同比增长3.44%。具有5年以上笔龄的作者占比进一步加大。一半以上的创作者拥有长期写作经验,行业整体专业化倾向进一步呈现,说明创作者队伍培养机制取得一定成效。创作者中,26-45岁占比接近50%,45岁以上占比也有所增长。
以阅文集团为例,一方面,2024年新增33万名作家和65万部文学作品,新增的“白金大神”作家中“90后”作家占比超过70%,作家年轻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创作者,这些创作者让人们看到了“银发一族”的力量,网络文学在年龄结构上进一步向上下两端兼容。
行业声音认为,代际文化与技术赋能的共振使得网络文学创作者年龄结构日趋多样化。年轻群体以“网感”重构叙事语法,银发群体用生命经验夯实文本厚度,共同构建起立体化的时代镜像。网络文学不再只是娱乐消费品,更是成为人们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图谱的活体样本、推动新大众文艺发展的试验田。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创作的门槛限制,让普通人也能成为文化创作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全民创作,也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新大众文艺,在主流文化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滨江警事》(第1部)和《我们生活在南京》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81部网文佳作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1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上述成果彰显了网络文学正迈向精品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单一文本供给到多元产业延伸
短剧正成为网文IP改编首选路径
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约为4210万部,较2023年增长超420万部,增幅达11.19%,古言现言、都市职场和玄幻奇幻三大头部题材优势仍在扩大。
随着内容规模与用户基数的不断扩展,网络文学的发展重心正从单一的文本供给向以IP为核心的多元产业链延伸。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量达到83250部(种),同比增长14.55%,覆盖影视剧、微短剧、动漫、有声剧、游戏等多个领域,年新增影视长剧改编授权近300部、微短剧超1600部、动画80余部、漫画400余部。
网络文学IP改编在经历短期爆发式增长后,逐步转向理性化发展阶段,与微短剧的融合正在开辟出行业转型新路径,因为在更新节奏、消费场景、情感表达等维度存在天然适配性,而成为平台吸引用户增长的重要手段。
随着“看剧找书”“读书追剧”的消费模式逐渐普及,催生出“短剧—文字—衍生品”的跨媒介立体消费生态,一举打破媒介壁垒,实现内容价值的多维延伸,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蓬勃活力,促进网络文学行业的转型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文学IP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正日益融合,完成了从小说到剧集、再到衍生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展现出极强的可持续商业潜力。2024年阅文衍生品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5亿元,其中卡牌GMV突破2亿元,主力IP《全职高手》《庆余年》《诡秘之主》等均创历史收入新高。
IP作为网络文学产业链的中枢,其影响力还在内容形态不断演变中持续扩大。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源自真实生活、具有现实关怀的短篇创作,这些故事由“回答者”写就,却因情绪真挚与结构紧凑,逐渐发展为具备影视改编潜力的“盐言故事”。如《执笔》《目击者》等作品不仅成为短剧的爆款内容,也标志着短文本向视听领域的结构性跃迁。
从短内容的创意萌芽到IP的系统转化,网络文学平台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短剧正成为网文IP改编的首选路径,也成为网络文学可视化破圈的关键节点。据番茄小说数据,2024年上半年该平台已有3000余部作品被授权改编为微短剧,红果短剧平台合作制作方超过600家,短剧总量达1.5万部。
AI翻译助力中国网络文学一键出海
超80万部作品覆盖3.52亿全球用户
如今,中国网络文学已构建出“内容创作—平台运营—IP开发”的成熟产业生态,成为数字文化输出海外的战略引擎。
在AI翻译一键助力、出海作品相互赋能、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深入等利好因素的加持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化表达迈入“全球阅读、全球创作、全球开发”的新阶段。AI翻译技术助力网文出海迎来多语种市场的规模化突破,约4万部作品被翻译传播,借助多语种内容优势,海外市场用户规模迎来高速增长,2024年新增海外注册用户3000万人,新增海外本土作者12万人,新增海外本土创作作品50万部,生态逐渐形成。
2024年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出海量突破80.84万部,覆盖3.52亿全球用户,业务版图延伸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文学出海作品总量(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为75.09万部(种),同比增长7.92%。短剧出海也成为重要增长点。2024年上半年我国出海短剧流水突破23亿美元,预计全年流水将达40亿美元,累计下载量达1.48亿次。海外市场营收规模为48.15亿元,同比增长10.68%。相比2023年营收增速略有增长,说明网文出海进入平稳运行期。
古言现言题材作品连续三年蝉联出海题材冠军,此类作品凭借浓厚的东方美学特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突破语言与文化隔阂,成为当下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主要力量。
目前,网文出海不只是翻译作品,更是把自己的生产模式向海外输出,不仅有效扩大了网文的全球影响力,更为深远的是,激发了海外读者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有观点指出,网络文学作品将古代建筑、传统服饰和非遗元素等融入玄幻、仙侠、言情与悬疑故事之中,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极具“网感”的笔法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塑造出独特的角色形象,打造新颖的题材风格,实现了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表达。
网络文学创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西方文化等进行融合创新,对中华神话传说、历史生活和“非遗”传承等题材进行适应网络传播的叙事转化,涌现出一大批国潮和国风类作品,有效地提升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接受度。
当前的网络文学出海逐渐形成了从网络文学到全产业链输出模式,实现了IP全球化共创模式的全面升级。比如《斗罗大陆》作为经典IP,其手游全球流水破百亿元,成为网络文学与游戏产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2025)》、中国作协《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24)》、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极光数据、云合数据
策划:新快报记者 罗韵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韵
制图:廖木兴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站内通知
作者推荐
网文创作可以通过哪些角度或手法赋予主角明确目标?
女粉攻陷“新武侠”,颜值经济多了“新嗑料”
精选20个适合新手写作投稿的平台
请问一下各位我未来的写作方向?
想写作投稿有哪些平台?
高分作文必备的写作技巧:超实用的议论文多角度审题立意 ...
你们写论文有没有什么技巧?
书旗上线“名家荐书访谈” 晨飒:文学需要田园牧歌,同样需要钢铁雄曲
班宇:小说只是一次失败的纪念,像个落寞的替身
PaperWord论文查重——必看!论文降重最实用的6大技巧
话题
《都市时报》大象文艺周刊 最新征稿启事
《人生与伴侣》杂志,公开征稿!12月31日截稿
《有喜》改编剧《四喜》重磅上线 原著作者清扬婉兮:见证女性觉
4
《美文》杂志2026征稿启事
5
150元/千字 | 「字芽文化」2026年最新约稿函
6
40-300元/千字起 | 「七猫中文网」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