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眉师娘:隧道再长,也要让人看到最后有光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5-9-3 08:30:36
7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眉师娘,本名张眉,95后网络文学作家。代表作品《奔腾年代——向南向北》获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云去山如画》获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别奖。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95后网络文学作家眉师娘的《云去山如画》摘得了特别奖。本书以抗战时期国立艺专(杭州)的流亡为背景,以《兰亭集序》真迹的“秘密”和艺专的“西迁”为线索,讲述了一对裱画师夫妇舍生取义守护国宝,一群师生在烽火长征中坚守艺术传承的故事。
实际上,这已是眉师娘第三次在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奖。19岁时,她开始创作《奔腾年代——向南向北》,这部长达7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于2021年获得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而眉师娘是当届最年轻的获奖者。
从开始网络文学创作以来,眉师娘便一直在现实题材领域深耕,是怎样的力量驱使她在这条道路上持续前行?近日,她就此接受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采访。
写好“小人物”,也就写好了那个时代
《云去山如画》是眉师娘第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作品,之所以选择写杭州国立艺专,正是因为熟悉。“西泠印社和国立艺专遗址都离我的高中母校不远,我常常会去那里。”眉师娘说,她的爷爷毕业于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前身为国立艺专)雕塑系,她从小耳濡目染,听爷爷讲述了很多国立艺专的往事。关于国立艺专西迁的故事,她早在第一部网络小说《奔腾年代——向南向北》中就有所提及,“那时就想到,以后可以专门写一本书”。
写历史题材,如何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是对于创作者而言的一大挑战。“毕竟国立艺专的西迁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你不能天马行空地写。而且这一类小说很容易写得空泛,或者见事不见人,写的时候就特别要抠细节。”眉师娘说。
于是在创作中,眉师娘选择落笔在“小人物”身上。“我们现在每天的生活里,能亲身经历多少大事件,看到或接触多少‘大人物’?我们所大量接触的,还不是一个个‘小人物’,这才是社会的底色。”在她看来,无论再宏大的叙事,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事组成,“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前赴后继的‘小人物’、几乎没有被文字记载的‘小人物’推进的,写好了‘小人物’们的命运和抉择,也就真实地写出了那个时代”。
眉师娘目前正在欧洲留学,身居异国他乡,她怀着对家国的深切眷恋完成了《云去山如画》,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向年轻读者传递真实和勇于求真的力量。“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人,当然,每一个时代也有每一个时代的青年,而每个时代的青年又都有共性,比如正直和充满理想,勇敢而又对未来满怀希望等。要把这些共性置身于当时的背景下,然后真实地写出来,才能引起当代青年的共鸣,触动他们的‘敏感点’。”
阅读和游历,是创作现实题材的养分
老练的文笔、对现实题材故事的掌控力加之“眉师娘”这个笔名,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位1998年出生的青年作家。其实她笔名的来历很简单:“我的名字里有个眉,读高中的时候,别人都叫我‘眉老板’。开始写作的时候,本来想用‘眉老板’当笔名的,想想太‘莽’,没用,就想到了用‘眉师娘’这个名字。”
笑称自己喜欢“装老成”的眉师娘,文学和艺术细胞的萌芽似乎也比其他孩子来得更早些。在她的记忆中,自己从能识字起就与书为伴,“爷爷和大伯、阿姨,还有爸爸妈妈,他们经常会在一起讨论作家、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还会带我去看各种展览。他们在讨论的时候,我就在边上听,听到有兴趣的,自己也会去找来看,就这样,看书好像变成了从小到大的习惯”。
眉师娘从小深受现实题材文学经典浸润,等到她自己开始写作,便也自然而然地落笔于现实题材。在她看来,自己的优势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对细节的把握,“我喜欢那种无中生有的感觉,把一个故事或人写得让读者觉得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的事,这种真实感很吸引我”。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连载期间,当读到主人公张晨、刘立杆等人前往贵州的情节,很多读者留言:写得太真实了,就好像你真的去过一样。“他们不知道,这一条国道我真的走过。”眉师娘回忆,自己从小跟着家里人走南闯北,每到假期,一家人就会开车出门自驾游。“包括写《云去山如画》时也一样,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国立艺专西迁途中去的很多地方我都去过,对当地的山川风物很熟悉。像书里写俞行渐他们去找桃花源,我们以前还真的去找过,不过一样没有找到。”
阅读和游历,构成了眉师娘创作的养分,沉淀在她心底,每当提笔写作,就自然浮现在笔端。留学期间,一有时间,她还是会去各地旅行,“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多看看书,多去外面走走。阅读和游历会让人变得成熟,我想这大概也是看到我的文字,很多人会觉得成熟的原因之一吧。”
在写作中,保持身为创作者的悲悯
随着学习和生活状态的调整,现在的眉师娘有了更多时间专注写作。对她而言,写作早已成了一种习惯,也成了生活必需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咖啡馆、住处、图书馆,还是坐在广场上、旅行途中的车里,甚至是在看演唱会时的等候间隙,只要开始写作,任周围喧嚣,她始终不为所动。“这大概也是我只要开始连载一部小说,不管发生什么,从来都没有断更过的原因。”眉师娘说,哪怕是最忙的时期,每天她也会拿出三四个小时来写作,不管这段时间是完整的还是零散拼凑而成,“养成习惯很重要”。
从开始网络文学创作到现在,眉师娘已完成8部作品,其中包括两部百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她喜欢网络文学的自由和无限性,“这让我觉得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不必只能追着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物的成长去写,被迫做出很多的取舍;可以不是线性和描述性,而是呈现性地把一段生活完整呈现在读者面前,变成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眉师娘的新作长篇小说《万物希声》正在连载当中,与以往作品一样,这也是一部“小人物”的“大书”,通过一个家庭的分分合合、起起落落,通过家庭成员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折射出一座小镇,一个时代的变迁。相比于以往的创作,眉师娘觉得自己在写这本书时“心态更平和了”,“另外是知道了怎样把自己和作品拉开距离,有了距离之后,才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写的一切”。
对于自己的创作,她选择用两个词来概括。第一个词是温暖。她的小说创作中,因为涉及的人物和情节众多,有些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会透着悲凉,“像《梅城》和《何以方圆》,可以说是两个很‘糟糕’的故事,但就是在写这样的小说或人物时,我也还是尽量多地保留着一定比例的暖色调,让人看到希望,而不是绝望。隧道再长,也要让人看到最后有光。”
另一个词则是悲悯。在眉师娘看来,小说有小说的逻辑,小说中的人物也有自己的逻辑,“作者没有办法,也不应该对小说中的人物做出道德的评判——哪怕是你很厌恶的人物。要不然,这样的作品和人物就会脱离他们自身的逻辑,变成作者的提线木偶,这样的创作,是没有诚意的”。
“作为作者,就是要经常地站在人物角度,去理解和合理化人物的行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想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创作态度。理解而不扭曲,善待自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这就是创作者的悲悯。”眉师娘说。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郑欣宜 周伟
#眉师娘起点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休闲分享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